实际上,这时的张宪义已经成为了一名“通美间谍”。从张宪义提供的情报。
1970年,台湾向美国此案够了核能发电厂,与此同时,研制核武器方案的“桃园计划”也秘密启动。
1978年,台湾一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激光铀浓缩技术,而这项技术显然能够运用于武器。同时,台湾省内也培养不少这方面的人才。张宪义便是其中一位。
1976年,蒋经国向美国方面作出了不会发展核废料再处理设施的保证。然而,1977年,便有检查人员发现台湾违反安全防护规定,试图把台湾研究用反应器的核废料拿到设施外去使用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台湾制定了核武器发展计划,并正式展开。当时,刚刚从陆军理工学院毕业的张宪义被安排到了筹备处工作,开始了核武器研制工作。
1976年,张宪义学成归来,再次被安排到了核研究所。此时的台湾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。
而且,在蒋经国多次假意作出不开展核武器研究的保证后,台湾仍然在积极研制,并加快了进度,唯一作出改变的便是提高了保密程度。
1984年,张宪义升任核研究所副所长,并晋升为大校军衔。同样也是在这一年,他被美国吸收为“间谍”,开始向美方提供台湾在核武器研发方面的内容、进度等。同时,他也从谈话中获取美国的态度。
由于发展核武并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,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也持反对态度。但他向蒋介石建议可以借发展电力的名义从美国购买核原料,日后再作打算。
1964年,中国大陆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,对岸的台湾省因此对开展核武器研制的兴趣极大增加。
1969年,张宪义被送往美国留学,攻读有关核工程方面的学位,并成功获得了田纳西大学的核工程博士学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