粟裕在谨慎思考后认为,只有南麻的胡琏部队是最近几天才到达鲁中的,正处于根基未稳,孤立无援的状态。于是他当即决定,将歼灭目标改为胡部。
最终,他们确定了“并进不如重叠,分进不如合击,以三、四个师重迭交互前进”的战法,将11个整编师调集到了鲁中山区,再次发起进攻。
若是按照华野以往的作战风格来说,他们一定会遵守“哪里薄弱打哪里,哪里好打打哪里”的作战方针,打击敌人实力最差的部队。
而这次,他虽然到达鲁中的时间比较。
粟裕的报告上写了什么内容,竟然会让两位领导有这么大反应?对于华野不理想的战果,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复的呢?
中央考虑到,敌人虽然在正面集中了绝对的优势兵力,但其两翼和后路兵力空虚,正是我军放手歼敌的好时机。
根据中央的总体战略,华野在经过分析后,决定进行分兵,挺进敌后作战。这就是著名的“七月分兵”。
之后,在陈粟的指挥下,华野的五个纵队来到外线,策应中野在鲁西南的战斗;然后,第2、6、7、9纵队则继续留在内线,寻机歼敌。
根据具体情况来看,华野当时能歼灭敌人的“王牌师”,说明我军已经具备了与敌人主力师一决高下的资本。
当时敌人所在鲁中的四个师,分别是东里店的黄百韬25师、大张庄的黄国梁11师、沂水的王凌云64师,以及南麻的胡琏11师。
但老蒋依旧没有放弃对山东的进攻。为了实施报复,他竟然不择手段地起用了日军战犯冈村宁次为顾问,重新研究了作战策略。
然而,就在所有人都摩拳擦掌,准备大干一番时,却没想到一向攻无不克的华野,竟然接连遭遇了挫败。
彼时敌人的优势兵力已经被分散,正好给了我军进行大歼灭战的机会。粟裕抓住战机,决定再狠狠打掉敌人几个主力师,扩大战果。